2017-12-18 01:28經濟日報 本報訊
美國參、眾兩院共和黨團就稅改法案達成共識,並在15日公布稅改案最終版本,可望下周在參眾兩院通過後,趕在耶誕節前送交川普總統簽署。美國稅改案若順利通過,將是川普上任來首次重大立法勝利,也是他所楬櫫「美國優先」政策的具體實踐。
這項自1986年以來最大稅改案,減稅金額近1.5兆美元,美國企業將成為最大受惠者。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海外投資及生產外包者,稅改鼓勵企業將海外獲利匯回美國,已造成各國政府的壓力,也勢必開啟全球競爭性減稅風潮。美國最大出口市場之一,台商是美國製造外包的最大受惠者,因而受到的衝擊影響不容低估,也是政府和業者須共同面對因應的重大變化。
根據共和黨稅改案最終版本,美國公司稅率將從35%大幅降低至21%,最高個人稅率從39.6%降至37%,並大幅提高標準扣除額,但企業降稅將永久實施,家庭和個人降稅則實施到2025年止。再者,企業海外盈餘匯回稅率,從依一般公司稅率的35%降為流動資產15.5%,非流動資產8%,這對估計高達2.6兆美元的跨國企業海外利潤回流美國,具有很大吸引力。
川普稅改是師法1980年代前總統雷根的減稅思維。美國共和黨一向主張低稅率,他們認為企業活力及績效提升是經濟成長動能來源,高稅率會損害企業活力與企圖心,削弱美國經濟競爭力。雷根任內推動美國史上最大減稅案,其論點就在減稅可以刺激企業投資及經濟成長,讓稅收最大化。但雷根任內兩次減稅雖然一定程度提升了經濟增長,但美國政府債務也從1兆美元急速暴升至3兆美元,並未實現增加稅收目標。川普稅改案雖宣稱可促進經濟成長及最終增加稅收,但專家估計稅改案十年內可能讓美國財政赤字增加逾1兆美元。
姑不論川普稅改案對美國總體經濟的影響及最終成敗,在本月初參議院表決稅改案之前,川普多次喊話:「贊成稅改就是支持美國優先。」充分顯示川普想利用稅改刺激企業在美國國內投資,並吸引海外資金回流,重振「美國製造」,並藉此降低貿易赤字。原本川普稅改計畫的核心在將公司稅率從35%降低至15%,並對進口課徵邊境調整稅,但為降低爭議、順利通過稅改案,最終川普作出妥協,公司稅率降至21%,也不再堅持邊境調整稅,而以大幅降低企業海外盈餘匯回稅率及增加企業將資金移往海外的成本等方式,迫使企業落實「美國製造」政策。
川普稅改已引發全球連鎖效應,為因應美國減稅影響,各國政府正採取或醞釀相應的降稅方案。德國、英國、法國今年已陸續宣布進行稅制改革或減稅政策;日本安倍政府日前亦提出稅制改革大綱,將跟進美、法等國家,調降企業所得稅率最低至20%。而英、法、德、義和西班牙等歐盟五大經濟體財長亦致函美國財長,提出對美國稅改的憂慮,並要求川普政府應該遵守國際責任,避免稅改對國際貿易產生重大扭曲。至於中國大陸對川普稅改更是戒慎恐懼,預料也將會有相應作為。這些發展顯示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理念的川普稅改,正開啟新一波國際投資及貿易的角力。
川普稅改對台灣的影響是多面向、多元性,一旦「美國製造」成為未來趨勢,台灣出口、海外投資結構及兩岸分工,都可能產生很大變化,有利也有弊。
尤其,台灣以ICT產業為主,長期扮演美國企業全球代工夥伴角色,川普稅改將打破或是強化美台企業的夥伴關係,目前仍言之過早;但美國科技業在這一波稅改中受惠最小乃不爭的事實,連帶也將影響到台商可以扮演的角色,政府及企業都要有心理準備,及早做好因應對策,才不會變成「美國優先」戰場上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