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務院昨(10)日發布「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及「關於市場化銀行債轉股權的指導意見」,這是時隔17年後,債轉股政策再度重啟,並將做為企業降槓桿的重要舉措。
大陸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行等官員昨天在國務院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上述兩項「意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與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完全不同,市場化及法治化是本次債轉股的特徵,本次債轉股的轉股對象企業是市場化選擇,轉股資產是市場化定價,資金是市場化籌集,並要依法依規辦理。
出席同一發布會的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1990年代銀行不良率高達20%以上,資本適足率為負,處於技術性破產的境地,為了維護銀行體系,提高銀行競爭力,確實採取了一些政策性的不良剝離措施。但今天的銀行業不可同日而語,不良率只有1.75%左右,資本適足率達到13%以上,所以是安全的,沒有必要通過債轉股處理不良資產,化解風險。此輪市場化債轉股既包括不良資產,也包括一部分正常貸款,其目的主要是為降低企業槓桿及其財務成本。
華爾街見聞報導,連維良表示,嚴禁「殭屍企業」、失信企業和助長產能過剩的企業實施債轉股。同時,要想避免債轉股成為「免費午餐」,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免責」,如果債轉股過程中,確認有資產損失,這個代價必須由原股東先擔責。所以,有政府的不兜底、不強制和對原股東的不免責,就可避免債轉股會不會成為某些債務人的「免費午餐」。
連維良表示,政府不干預市場化債轉股的具體事務,不搞「拉郎配」,明確了政府在市場化債轉股中的職責定位,就是制定規則,完善政策,依法監督,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持社會穩定,做好職工合法權益保護等社會保障兜底工作,確保債轉股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平穩有序推進。
與17年前的債轉股不同的是,對於市場化債轉股的參與主體,指導意見給出了更為寬泛的範圍,明確包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均可參與市場化債轉股,並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同時還支持銀行所屬機構,或允許申請設立新機構來開展市場化債轉股。
指導意見還鼓勵銀行向非本行所屬的實施機構轉讓債權實施轉股,支持不同銀行通過所屬實施機構交叉實施市場化債轉股。
2016-10-11 01:11:54 經濟日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